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干密度及细颗粒含量对滑坡坝溃决影响的试验研究
    杨犇,缪海波,杨震,沈艺璇
    2023, 23(1):46-53. DOI: 10.12404/j.issn.1671-1815.2023.23.01.00046
    [摘要](694) [HTML](0) [PDF 12.39 M](267537)
    摘要:
    为研究坝体物质组成对滑坡堰塞坝溃决过程的影响,本文针对不同干密度、细颗粒含量,配制8组不同的坝体材料,开展人工堰塞坝的水槽模型试验,分析模型试验中不同坝体材料的浸润线发展过程、纵向侵蚀过程及溃决破坏特征。结果表明:(1)堰塞坝浸润线发展速率随着干密度减小而增大,随着细颗粒含量减小而增大。(2)干密度较小的坝体其溃决历时明显小于干密度较大的坝体,并且干密度较小的坝体其侵蚀速度明显大于干密度较大的坝体;细颗粒含量较大的坝体侵蚀速度慢,溃决达到稳定时的时间更长。(3)随着干密度减小,堰塞坝抗侵蚀能力减弱,易形成冲沟,冲沟两侧壁越早形成悬空面,溃口处易失稳坍塌,溃决持续时间越短;细颗粒含量越大,砂土堰塞坝面抗侵蚀能力越弱,越易形成冲沟,溃口处易多次失稳坍塌,溃决持续时间越长。研究成果不仅深化对堰塞坝灾害的认识,还为进一步揭示外界诱发因素与堰塞坝的内在响应机制提供依据。
    2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韩城市为例
    李冠宇,李鹏,郭敏,苏生瑞,董永超
    2021, 21(25):10629-10638.
    [摘要](920) [HTML](0) [PDF 10.41 M](148315)
    摘要:
    在充分分析韩城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借助ArcGIS和SPSS软件,抽象出11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和5类易损性评价因子,基于K平均聚类分析法评价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了承灾体的易损性,进而对韩城市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评价方法合理有效,且K平均聚类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类结果好、大数据集高效收敛的优点,与传统的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法相比,规避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该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3  面向掩星观测的软件接收机设计
    罗雪倩
    2017, 17(1).
    [摘要](1266) [HTML](0) [PDF 4.66 M](127310)
    摘要:
    目前,掩星接收机主要采用硬件构造。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软件接收机以其可重配置、可扩展性强等优点,显现出对掩星观测数据提取,特别是闭环跟踪失锁情况下的开环跟踪算法研究方面的优势。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获取载波相位观测值的软件接收机,包括软件接收机的设计及掩星观测量的提取。在高度为1.5km的湖北省九宫山进行了现场验证实验,完成了信号的捕获、闭环跟踪、开环跟踪及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提取,并与硬件接收机输出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本软件接收机设计的可行性。
    4  基于SEMG分析的交互意图感知方法
    郭丹伟 权巍 张云琦 蒲鑫 刘旭 杨中雨
    2017, 17(4).
    [摘要](1049) [HTML](0) [PDF 5.61 M](126801)
    摘要:
    针对以往依赖鼠标、键盘等传统设备的交互方式,其易受到各种场景和使用环境的限制,已成为虚拟现实以及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的屏障,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MG分析的交互意图感知方法。由于连续表面肌电信号的实时识别不能通过单独的动作产生的活动段进行信号的分割识别,采用一种连续表面肌电信号的上下文分割思想进行实时信号识别。最后对识别出的信号进行模糊决策的交互意图分类,将识别的信号数据对设备进行交互感知控制。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基于SEMG分析的人机交互能够较好的感知识别人的不同意图动作,交互识别正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
    5  涪陵页岩气储层含气性测井评价
    彭 超 唐 军 冯爱国 曾芙蓉
    2017, 17(2).
    [摘要](1713) [HTML](0) [PDF 8.22 M](126605)
    摘要:
    针对涪陵页岩气泥质含量高、电阻率测井响应识别气层存在偏差的问题,开展了含气性测井定量表征方法及应用研究。涪陵地区页岩储层的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绿泥石;随深度增加,粘土矿物含量减少,但伊蒙混层占的比重增大。利用有机碳-密度测井曲线交会法、有机碳-铀测井曲线交会法以及声波-电阻率曲线法等三种方法计算 TOC含量,对比岩心实验结果,密度曲线拟合的相关系数最高。利用测井曲线计算得到的含气饱和度、流体压缩系数、岩石弹性模量、游离气量、吸附气量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储层含气量的定量表征。涪陵地区页岩气纵向、横向含气量测井评价实践表明,龙马溪组下部—五峰组页岩气储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中、高两个含气段,且该区页岩气储层横向含气量稳定,具备应用水平井开采技术等增加单井产量的地质条件。
    6  全机结构试验起落架随动加载技术研究
    杜星
    2017, 17(2).
    [摘要](1247) [HTML](0) [PDF 5.15 M](126143)
    摘要:
    以提高起落架试验加载精度为目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机状态下起落架试验的随动加载方法,并设计了随动加载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及实际应用。与传统加载方式相比,随动加载装置具有加载精度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