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9卷第2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2019年第27期封面及封底

      2019, 19(27).

      摘要 (712) HTML (0) PDF 2.17 M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019年第27期中文目录

      2019, 19(27).

      摘要 (742) HTML (0) PDF 420.29 K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019年第27期英文目录

      2019, 19(27).

      摘要 (457) HTML (0) PDF 55.04 K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P天文学、地球科学
    •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发展及应用

      2019, 19(27):1-11.

      摘要 (662) HTML (0) PDF 1.24 M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合阐述了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主要从PPP模糊度解、实时PPP和多系统组合PPP等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根据PPP技术的优点,阐述了该技术在测绘、监测、气象和水汽遥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针对最新发展起来的多频多模块多系统联合定位,展望了PPP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随着PPP技术的成熟及模型的精细化和改进,PPP快速初始化的问题有望得到突破,PPP技术的应用会更广泛。

    •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 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2019, 19(27):12-20.

      摘要 (510) HTML (0) PDF 1.60 M (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复杂结构井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钻井工艺,能够很好的挖掘各种油气藏的潜能,在北美页岩气工业化、商业化开采过程中,产生了显著地经济效益。本文在概述复杂结构井的类型、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开发中复杂结构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复杂结构井在我国的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考虑到我国页岩气藏多分布于地表和地下条件复杂的山区,紧紧围绕页岩气开发产能和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建议重点发展小井眼连续管一体化钻完井、丛式水平井批量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来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优化资源配置管理、降低开发成本、最大限度提高页岩气藏整体效益,实现我国山区页岩气高效、低成本开发。

    •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监测井技术进展与挑战

      2019, 19(27):21-30.

      摘要 (757) HTML (0) PDF 4.16 M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替代清洁能源,但开采难度大、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对水合物储层的监测不仅能为开发方案的动态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而且对于评价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监测井可以对水合物储层进行原位监测,是一项关键技术,但应用于海域水合物时目前可以采用的地球物理监测仪器非常有限。结合我国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为开发难度高的低渗透率粘土质粉砂的现实,需要研发更低功耗、更高精度的长期原位温度压力监测仪器,同时需要积极开发新的监测技术,例如可以尝试在监测井中加入示踪剂指示来自监测井的流体运移,构成生产井之外水合物分解的直接证据,从而提供水合物分解范围的科学依据。

    • >P天文学、地球科学
    • 医用钛合金Ti13Nb13Zr低速冲击性能

      2019, 19(27):31-35.

      摘要 (542) HTML (0) PDF 2.33 M (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O4-5物理学
    • 近零介电常数区超导界面的古斯-汉欣位移

      2019, 19(27):36-40.

      摘要 (890) HTML (0) PDF 1.43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相同的结构,构造材料的光学特性不同,古斯-汉欣(Goos-H?nchen,GH)位移也会不同。在近零介电常数区,本文对介质-超导界面上反射光的GH位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GH位移与超导材料介电常数为零时的波长(定义为阈值波长)相关。当入射光波长小于阈值波长时,不同偏振态的入射光的GH位移随入射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当入射光波长大于阈值波长,对s波,GH位移为正值,而对p波,GH位移为负值。当以阈值波长入射,除了在以接近0°的小角度入射时,GH位移基本保持为某一常数,不随入射角的改变而变化。零折射率材料在光子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计算结果为基于超导材料的新型光子学器件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 >P天文学、地球科学
    • 由岩石电性和弹性参数求取地层储层参数

      2019, 19(27):41-46.

      摘要 (498) HTML (0) PDF 1.58 M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储层参数的准确求取可为提高油气储层预测与评价的精度、减少勘探开发的风险提供帮助。本文通过基于AutoScan-II和AutoLab-1000平台的岩石物理实验获取了低孔致密泥质砂岩岩石的弹性及电性参数,对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储层参数的转换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认为由电阻率与孔渗饱三种储层参数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得到了针对W-S公式胶结系数取值的最佳范围,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储层参数的确定及储层预测与评价提供可靠的岩石物理依据。

    • 两种闪电定位资料的对比分析

      2019, 19(27):47-54.

      摘要 (558) HTML (0) PDF 3.76 M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更准确地应用闪电定位资料,实现资料的共享、互补,更好地为防雷减灾服务,利用贵州省2017年ADTD、VLF/LF两种闪电定位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SPSS、MATLAB和ArcMap对闪电频次、雷电流强度等的时间分布和雷电流强度变化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贵州省云闪中正闪发生的概率较高,正闪比例的峰值区域集中在冬季且雷电流强度最高;ADTD的雷电流强度整体大于VLF/LF,均较符合高斯分布;从探测到的闪电次数分析VLF/LF的探测效率较ADTD高。可见两套系统探测结果存在异同,因受探测站点安装时间的制约,需要积累长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渤西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特征及形成演化

      2019, 19(27):55-65.

      摘要 (529) HTML (0) PDF 13.65 M (29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渤西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通过地震切片、方差体切片、断层活动速率等技术方法,重点从断裂几何学特征、性质及样式、运动学特征、构造演化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对渤西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研究区断裂发育存在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三个优势方向,早期(古近纪)以发育张性断裂为主,后期叠加走滑作用,使得断裂复杂化;渤西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演化经历了:古新世-早始新世末的初始伸展、始新世中晚期强烈伸展、晚始新-早渐新世弱拉张-弱张扭、中-晚渐新世张扭-走滑、上新世至今强走滑等五个阶段。渤西地区新生代多期次、多阶段、不同性质复杂断裂体系是受区域应力场、沙垒田古隆起、基底先存断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乍得Bongor盆地潜山岩性识别及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2019, 19(27):66-73.

      摘要 (993) HTML (0) PDF 7.41 M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潜山油藏作为非常规油藏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成藏理论不断成熟,陆续实现了一些突破。中石油2013年在乍得Bongor盆地潜山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首次实现了中石油在海外潜山油藏的重大突破。由于该盆地首次发现潜山油藏,可供参考资料较少,针对该盆地潜山岩性复杂,储集空间多样,储层识别和评价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大量的岩心数据进行分析,基本厘清了Bongor盆地潜山岩性,通过分析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了岩性识别定量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分析其力学性质,优选出了优势岩性,并利用常规测井曲线,结合全烃值和峰基比的方法,首次建立了该盆地潜山油藏储层和油层定性定量识别标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高密度电法对不同溶洞探测效果模拟

      2019, 19(27):74-80.

      摘要 (579) HTML (0) PDF 2.55 M (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高密度电法勘探中,不同性质的溶洞其反演电阻率特征有差异,往往会导致实际勘探出现困难。本文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建立了三个溶洞模型:充水型溶洞,充泥型溶洞以及未充填型溶洞。对三个溶洞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模型的地电响应特征;然后对每个溶洞模型表面增加一层破碎状溶壳,分析了溶壳对溶洞正反演结果的影响;最后将实际资料与数值模型结果对比分析,进而解释了实际资料中溶洞异常特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充填型溶洞在反演结果中的反应比未充填型溶洞灵敏很多,破碎状溶壳对未充填型溶洞探测效果的影响远大于充填型溶洞,破碎状溶壳包围的空洞在反演结果中表现的异常形态不明显,在野外实际探测中很难准确探测。

    • 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暗河探测中的应用—以石林诗玛溶洞为例

      2019, 19(27):81-87.

      摘要 (618) HTML (0) PDF 5.85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诗玛溶洞位于石林景区南东约3km,具有较好的旅游区位优势。诗玛溶洞洞穴发育特征报道见于2003年,但受溶洞空间分布和地下暗河水流的影响,探明的范围较小,溶洞的走向不清,溶洞是否具有利用的价值不清。因此,为进一步了解诗玛溶洞的平面位置,利用溶洞随地下暗河分布的特点,布置20米道间距的高密度电法工作。分析物探成果,了解溶洞顶端埋深和溶洞空间大小,经后期工作查证,在工作区范围内,物探推测地下暗河走向和溶洞空间特征正确,西面走向延伸1200米,东面延伸700米,物探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溶洞及地下暗河范围,高密度电法在地下暗河勘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诗玛溶洞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 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双向演化过程及工程地质意义

      2019, 19(27):88-97.

      摘要 (602) HTML (0) PDF 6.09 M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大湖岩溶盆地岩溶作用发育强弱特征及地貌演化过程,以地球系统科学论方法,在对区内的地形特征、构造演化、水文条件和地下水化学指标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区岩溶发育强弱进行分区,并初步提出岩溶塌陷防治方向。研究表明,现今大湖盆地是在海拔340~360m 的高程基础上,经历上覆地层风化剥蚀、下部灰岩溶蚀塌陷的双向地貌演化过程,逐步形成了溶蚀残丘—溶蚀洼地、岩溶管道—暗河式的岩溶发育形态,二者叠置作用共同塑造了区内的地形地貌,并向岩溶准平原方向发展;区域地壳抬升与水文动力条件是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形成演化的两大主控因素;灰岩裸露区和覆盖区为岩溶强烈区,特别是洼地处及断裂带100m范围内,极易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埋藏型灰岩区岩溶发育为中等—弱发育区,其对区内场地稳定性影响较弱。在研究区内开展城市建设、工程活动时,应将岩溶洼地、断裂构造发育处等岩溶发育强烈的地区列为岩溶塌陷防治的重点区域。

    • 天水市罗峪沟古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

      2019, 19(27):98-106.

      摘要 (556) HTML (0) PDF 4.49 M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对古滑坡复活的工程地质要素分析,建立古滑坡复活成因机制评价基本思路。以甘肃罗峪沟古滑坡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数值模拟手段,结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罗裕沟古滑坡的成因机制,其孕灾模式如下:坡体前缘开挖,形成高陡临空面→后缘拉应力集中,加剧裂隙节理扩张→强降雨水入渗,导致土体自重速增→触发古滑坡失稳。同时,利用雪橇模型对古滑坡的动力学特征进行计算,滑体的运动速度最大达到11.56 m/s。 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古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计算得到其在自重+地表荷载和自重+地表荷载+暴雨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位移图、应力应变等灾害特征,这些研究可为西北地区类似的古滑坡的防灾减灾研究提供借鉴。

    • 田桓铁路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块碎石冻土成因机理

      2019, 19(27):107-112.

      摘要 (562) HTML (0) PDF 2.85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田桓铁路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发现岛状多年冻土,该区域现在不具有发育多年冻土的气候、地理条件。根据对研究区的冰缘地貌现象分析和对冻土采用不平衡U系法测年得知该冻土非现在气候条件下形成,其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盛期,年龄为12279±79a。现场对冻层测温表明该冻土是由于表面块石层气冷作用得以保持其热稳定性并保存至今,冻土表面7m厚的块石层气冷作用使冻土温度平均降低约1.5℃。开挖可能破坏了现有的热平衡体系,建议减少表层块石、碎石层的开挖。冻土测温加冻冰测年的方法为类似冻土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论文研究成果为田桓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参数。

    • >TD-TF-TG矿冶工程
    • 电流施加方向对H59黄铜相变过程的影响

      2019, 19(27):113-116.

      摘要 (534) HTML (0) PDF 1.32 M (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密度脉冲电流通过瞬间可诱导材料发生相变,通过改变电流施加方向探究了不同相变阶段H59黄铜的晶粒取向以及形貌的演变机制。对其宏观织构分析可知,相和'相中织构组分强度发生变化,尤其当电流施加方向与轧向成不同角度时,最强织构组分及织构极密度水平都有所不同;对其形貌观察分析发现,相同电流密度作用下由于电流施加方向不同材料内部晶粒经历了不同的相变过程。

    •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岩性测井识别油层技术在低对比度油层中的应用-以陆梁油田L9井区J2x1油藏为例

      2019, 19(27):117-123.

      摘要 (702) HTML (0) PDF 5.62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陆梁油田L9井区西山窑组J2x1油藏自21世纪初探明,但鉴于对油水层识别不清,导致后期投产井相继失利。为此,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岩电分析等资料,结合测井、试油试采动态等数据,对L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低对比度油层开展原因分析及识别方法研究。研究表明,岩性是影响该区物性、含油性、泥质含量、孔喉特征差异的根本因素。鉴于此,利用分岩性重新拟定了孔隙度、阿尔奇公式参数,并建立了分岩性识别低对比度油层的模型。结果表明分岩性识别低对比度油层解释结论与试油试采符合率达到94%,因此该方法在低对比度油层识别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低勘探程度区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与应用——以渝东南地区LY1HF井为例

      2019, 19(27):124-133.

      摘要 (626) HTML (0) PDF 8.17 M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南方(除四川盆地外)海相页岩气勘探程度整体较低,地质条件复杂,水平井地质设计与导向难度大。为了提高低勘探程度区水平井钻探效果,从水平井地质设计、地质导向流程、标志层厘定与识别、地质模型建立与修改、最优甜点段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地质导向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导眼井测井、地震、地层资料,建立钻前地质模型,利用空间几何关系,可较为准确的计算靶点的坐标和垂深;②总结出入窗前和水平段“两段式”地质导向方法,提出地质导向的关键是准确识别标志层、正确计算地层倾角、及时修改地质模型、适时优化最优甜点段、合理调整水平井轨迹,以提高最优甜点段钻遇率,同时确保井眼轨迹光滑,为后期完井和压裂顺利施工奠定基础。③LY1HF井使用该地质导向方法,甜点段钻遇率100%,气测显示良好,井眼轨迹光滑,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

    • 扎哈泉油田扎11井区N21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2019, 19(27):134-141.

      摘要 (491) HTML (0) PDF 2.91 M (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稠油注天然气井筒举升压降实验研究

      2019, 19(27):142-147.

      摘要 (526) HTML (0) PDF 2.87 M (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同步埋存量计算

      2019, 19(27):148-154.

      摘要 (616) HTML (0) PDF 828.60 K (3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埋存潜力评价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区分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评价期内的埋存量(同步埋存量)和油藏废弃后的埋存量(深度埋存量)基础上,提出了“三参量法”同步埋存量计算方法;在辨析气驱换油率概念基础上,依据物质平衡原理,考虑压敏效应、溶解膨胀、干层吸气和裂缝疏导等,首次得到二氧化碳换油率理论计算公式;联合油气渗流分流方程、Corey模型和Stone方程等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给出了自由气相形成的生产气油比确定油藏工程方法;根据气驱增产倍数概念,结合水驱递减规律,预测低渗透油藏气驱产量变化情况。总结提出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项目评价期内埋存量“3步评价法”,即“油藏筛选→三参量预测→同步埋存量计算”,完善了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潜力评价油藏工程理论方法体系。

    • 裸眼井中膨胀管外壁胶筒的井眼适应性分析

      2019, 19(27):155-161.

      摘要 (578) HTML (0) PDF 3.07 M (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加合理的对裸眼井膨胀管外壁定型胶筒井眼尺寸进行选择,建立了膨胀管、胶筒、井眼和膨胀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膨胀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过对直径为194mm的膨胀管在不同井眼下的膨胀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井眼直径的减小,胶筒的压缩率、接触压力以及所需膨胀力逐渐增大,井眼直径为218mm时胶筒前端和末端橡胶体积变化显著,造成该处的密封性能下降。因此,本文采用的定型胶筒应避免在直径小于218mm的井眼中使用。在胶筒稳定膨胀阶段,226mm和230mm的井眼胶筒所需膨胀力相差不大,波动幅值平稳。同一井眼的中,最先膨胀的胶筒压缩率、接触压力以及所需膨胀力及都高于后膨胀的两个胶筒,但是随井眼直径的增大,三个胶筒的压缩率、接触压力以及所需膨胀力及不再受膨胀的先后顺序影响。此外,随着井眼直径的增大,胀后胶筒处的膨胀管残余应力逐渐减小。同时膨胀管内外壁残余应力的波动逐渐减弱,大小趋于相等。可见研究结果为裸眼井中膨胀管外壁胶筒的选型以及膨胀管的井眼适应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 >TH机械、仪表工业
    • 带有K型节流槽的液压支架换向阀改进设计

      2019, 19(27):162-167.

      摘要 (737) HTML (0) PDF 2.05 M (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现有液压支架换向阀阀口过流面积梯度大、仅能够实现开关型控制功能的现状,以及由此造成的支架供液系统内液压冲击剧烈问题,提出在阀芯径向过流孔凸肩位置增设K型节流槽的换向阀改进设计方案。得出了K型节流槽等效阀口过流面积计算方法,采用AMESim软件搭建了换向阀液压仿真模型,并对现有开关型换向阀和改进换向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带有K型节流槽的换向阀改进方案可实现阀芯开启过程中的阀口过流面积分段线性增大规律,在阀芯开度小于5.5 mm时,阀口过流面积梯度较小;在阀芯开度大于5.5 mm后,该梯度数值增大至与现有换向阀相当;阀口通流流量和阀口压力可相应实现分段增大规律。本改进设计思路对于面向支架不同工艺动作的换向阀结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 基于全工况负荷特性冷热电联供系统柔性设计

      2019, 19(27):168-172.

      摘要 (657) HTML (0) PDF 1.92 M (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全工况负荷特性对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性影响,以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为设计对象,建立了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和经济优化模型,得到热电比和冷电比对系统总费用年值的影响权重分别为48.6%和51.4%。同时,为解决系统静态设计工况与实际变负荷运行工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柔性设计方法。将16种系统设备容量配置方案在北京地区典型工况下运行,得到最佳设计工况对应的热电比为1.32,冷电比为1.26。

    • >TL原子能技术
    • 掺Ag+硫化锌制备与辐射探测器热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2019, 19(27):173-178.

      摘要 (862) HTML (0) PDF 1.95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将激活剂Ag+掺杂于ZnS材料中制备了粒径更小的闪烁材料,进一步提高了该闪烁材料的发光效率。将新制备的闪烁材料用于辐射探测器的设计并对热压成型工艺进行优化,以模压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了系列对比实验并将探测效率和外观两个指标作为判断探测器品质的依据。引入外观评分方法,有效解决外观指标的量化问题并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重新制备的Ag+掺杂ZnS闪烁材料,其平均粒径为几十纳米,其发光强度相比普通商用ZnS:Ag粉末得到明显提升。当温度为200℃、压力为7MPa、时间为10min时,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闪烁体探测效率和外观均达到最优,辐射探测器的综合性能和成品率也得到较大提升。

    • >TM电工技术
    • 电工设备铁心磁滞损耗改进模型

      2019, 19(27):179-185.

      摘要 (638) HTML (0) PDF 3.16 M (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精确计算电工设备铁心的磁滞损耗,本文分析了磁滞回线面积与频率、磁滞损耗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以频率为变量的计算参数。基于所得结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磁滞损耗模型的改进方法,并分别对经验Steinmetz公式和经典Bertotti分离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对不同激磁频率下软磁复合 (Soft Magnetic Composite,缩写SMC)材料磁滞损耗的模拟,对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为SMC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磁滞损耗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 微电网综合评价赋权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2019, 19(27):186-191.

      摘要 (689) HTML (0) PDF 1.20 M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电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石,其进步对清洁能源消纳乃至整个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紧密贴合了当前环境下微电网发展的态势,根据示范性项目运行目标,从保障能源供电,提高清洁能源消纳和提高电能质量三方面着手,构建微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设计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简化了环比评分法的相应步骤,使得专家能够依据相应微电网情况灵活迅速调整主观权重,为了充分体现客观数据间的离散性与关联性,又选用改进 CRITIC 赋权法赋予指标相应的客观权重,并将其与主观权重结合为综合变权。最后,根据某高校微电网示范项目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及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 基于邻域保持嵌入-主成分分析的高压电缆状态数据异常检测及分析

      2019, 19(27):192-199.

      摘要 (628) HTML (0) PDF 3.99 M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发现高压电缆异常状态并及时地发出异常告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保持嵌入(neighborhood preserving embedding,NPE)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高压电缆异常状态检测方法。针对PCA只能保留数据全局结构信息的缺陷,提出将流形学习算法NPE与PCA结合,从而实现数据全局和局部特征信息的全方面提取;然后利用T2和SPE统计量作为电缆状态特征量,其控制限作为状态异常阈值判据,并推导出不同异常状态特征指标的贡献度,确定高压电缆主要异常指标;接着通过计算高压电缆各分段统计量的值,确定电缆异常区域;最后利用广东珠海供电局辖区内220kV高压电缆统计资料验证所提策略的正确性。

    • >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 全极化波变极化网络设计

      2019, 19(27):200-203.

      摘要 (632) HTML (0) PDF 889.80 K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任意极化波可由空间两个正交的线极化波合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电控变极化网络设计方案,通过功分器、3 dB 电桥和可变移相器的组合形成电控变极化网络,输入的单路信号通过电控变极化网络可以形成任意极化波。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通过分别控制变极化网络里的两对串联移相器的相位线性变化,可以分别使合成极化波的椭圆倾角和椭圆率角产生线性变化

    • 一种改进的汽车雷达数据实时聚类算法

      2019, 19(27):204-209.

      摘要 (717) HTML (0) PDF 2.24 M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好的在复杂多目标环境下进行汽车雷达数据的实时聚类,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对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进行改进,并通过仿真和实测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在进行增量聚类时每次耗时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且较低的水平;新聚类在不增加时间复杂度的情况下进行自适应聚类,可以解决汽车雷达数据密度不均匀的情况。可见新算法同时实现了增量和自适应DBSCAN聚类,同时保证聚类的效率和准确度。

    •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基于激光同步定位与建图的移动机器人路径寻优方法

      2019, 19(27):210-216.

      摘要 (684) HTML (0) PDF 2.92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未知场景下移动机器人路径寻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激光SLAM移动机器人路径寻优方法。该方法由场景重构和路径寻优组成,利用激光雷达传感器观测特征物信息对广义卡尔曼滤波估计值更新,建立场景理解信息点云构造二维栅格地图,根据场景重构地图信息结合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在复杂场景下,通过激光SLAM移动机器人实验表明,改进蚁群算法的激光SLAM移动机器人在多种复杂场景路径寻优和运行消耗时间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储罐轮式机器人转向动态磁吸附力

      2019, 19(27):217-223.

      摘要 (533) HTML (0) PDF 2.45 M (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基于双目视觉的人脸追踪方法

      2019, 19(27):224-229.

      摘要 (668) HTML (0) PDF 2.58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机械臂自动调节电脑屏幕位置以适应人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方便人们工作并缓解工作疲劳,准确地识别并获取人脸的位置及姿态成为关键所在。针对人脸追踪准确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提出首先使用ZED mini双目相机获取图像,用双边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CamShift算法融合TLD框架实现人脸追踪,最后对左右相机的图像进行校准对齐,再使用SGBM算法进行立体匹配,从而获取人脸的位置和姿态。试验结果验证,人脸识别准确率提高了6%,同时成功获取了人脸位置和姿态信息,实现了实时人脸追踪,满足试验要求。

    • 基于C32摩擦焊机双闭环控制系统

      2019, 19(27):230-237.

      摘要 (552) HTML (0) PDF 3.64 M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摩擦焊机用户对焊接产品提出更高质量、高精度的生产要求,设计了一液压双闭环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监控液压系统压力和比例溢流阀阀芯位移,对压力使用模糊PID控制器控制调节,位移采用PID控制器调节来控制摩擦焊机的轴向压力控制精度,并运用Amesim/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联合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闭环控制系统比PID控制下的单闭环控制系统能更好的改善摩擦焊机的轴向焊接压力精度,提高焊接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 基于显著性检测与混沌对称折叠的图像选择性加密算法

      2019, 19(27):238-246.

      摘要 (535) HTML (0) PDF 3.45 M (4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当前图像选择性加密技术主要是依赖明文的边缘信息来实现局部像素的混淆与扩散,易泄露重要目标的形状信息,而且整个加密过程中忽略了初始明文特性,使其安全性不理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显著性检测耦合混沌对称折叠的图像选择性加密技术。首先,引入Ripplet变换,对输入明文完成多方向、多尺度分解,形成Ripplet系数,通过逆 Ripplet变换,得到明文对应的特征图;通过高斯概率密度与信息熵来计算特征图的全局与局部显著图;再组合全局与局部显著图,根据区域生长法,检测明文的视觉显著性区域;随后,借助明文信息迭代logistic 映射,获取一组混沌数组,以定义索引扰乱机制,改变显著区域内的像素位置;最后,联合logistic映射与对称连续折叠机制,设计了混沌折叠扩散方法,从多个方向利用不同的扩散函数对置乱后的显著性区域完成加密。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的选择性加密方案相比,本文方法呈现出更好的安全性与密钥敏感性。

    • 基于边缘特征点聚类的车道线检测

      2019, 19(27):247-252.

      摘要 (596) HTML (0) PDF 2.52 M (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复杂的道路工况以及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点聚类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结合车道线边缘的梯度分布和灰度分布提取边缘特征点,然后依据车道线特征点的连续性和梯度方向的一致性进行特征点聚类得到离散区域,并通过衡量各区域之间的相似度进行区域聚类。最终选出最优类内的点进行拟合。在多种环境的道路场景下对该车道线检测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速度快、鲁棒性强,有助于实际工程应用下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研究。

    • 基于动态区域搜索框及K_Means聚类的三车道检测算法

      2019, 19(27):253-257.

      摘要 (599) HTML (0) PDF 2.10 M (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现有车道线检测方法在弯曲道路上识别准确率较差及Hough检测方法耗时较长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搜索框及K_Means聚类的三车道检测算法。首先,根据逆透视变换(IPM)将感兴趣区域内部转化成鸟瞰图的形式,利用大津法(OTSU)将单帧图像分成前景和背景两部分区域,然后,在图像底部规定区域内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车道线基准点建立初始搜索框,并在其内部使用K_Means算法聚类得到车道线候选点,根据建立的车道线直线模型迭代生成搜索框,最后将得到的车道线候选点根据贝塞尔曲线对其进行拟合得到检测车道线。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算法可以很好的检测车道线弯曲部分,算法单帧处理时间达到30ms,在包含障碍干扰的路况下识别准确率为90.1%。

    • 基于虚警识别与空-频域显著性映射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2019, 19(27):258-265.

      摘要 (591) HTML (0) PDF 3.62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复杂背景与低信杂比率环境下的弱小目标检测准确度,有效控制虚警的干扰,本文考虑真实目标与背景的差异,设计了虚警识别耦合空-频域显著性映射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红外中心像素在不同方向的强度值,基于中值滤波器,构建了新的噪声滤波方法,充分抑制红外背景中的噪声干扰;随后,考虑中心像素与其邻域像素间的强度差别,设计背景抑制滤波机制,消除背景信息;根据初始红外图像与背景抑制结果,在空域内计算灰度映射;基于Fourier变换的相位谱,在频域内提取红外目标的显著性映射;利用背景的均值与方差,通过一个滑动窗口,建立候选目标检测方法,从灰度映射与显著性映射中确定候选目标;最后,利用真实目标位置的相关性,建立虚警识别方法,从候选目标中消除虚警,以保留真实弱小目标。实验数据表明:较已有的弱小目标识别技术而言,在复杂干扰背景下,所提方案可准确定位出真实目标,拥有更大的信杂比增益值与背景抑制因子,以及更好的 ROC特性曲线。

    • 基于HOG-SVM的改进跟踪-学习-检测算法目标跟踪方法

      2019, 19(27):266-271.

      摘要 (627) HTML (0) PDF 3.95 M (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经典TLD(跟踪-学习-检测)跟踪算法,在目标受到遮挡、光照、干扰、旋转和尺度变化等问题时,会导致算法的跟踪精度和速度降低,计算的复杂度较高,实时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LD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针对检测模块中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将HOG-SVM结合替换原TLD算法中的2bitBP特征和集成分类器;再针对原算法中跟踪精度低的问题,将KCF跟踪算法替换中值光流法;在HOG-SVM+KCF跟踪算法的基础上,对滑动窗口法进行改进,解决原算法中实时性差的问题。实验表明,改进后的跟踪算法,在背景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跟踪精度和速度都有提高,实时性加强。

    • 翻转成型大长径比爆炸成型弹丸的数值模拟

      2019, 19(27):272-276.

      摘要 (589) HTML (0) PDF 6.78 M (5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药型罩完全向后翻转方式生成的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以下简称EFP)通常无法完全闭合,带有较大的中空段,制约了EFP的长径比的进一步提高,而长径比是决定EFP侵彻威力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对EFP的成型方式和药型罩型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提高EFP的长径比为目标,设计了带有偏心药型罩和复合装药的EFP战斗部方案,以保证翻转后的药型罩完全闭合,进而生成大长径比的EFP。仿真算例表明由Φ190mm口径EFP战斗部的药型罩转化生成的EFP,长径比为8.13:1,对钢靶板的侵彻深度达到1倍战斗部口径,为翻转成型方式在大威力EFP战斗部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基于深度信任网络的移动传感网高效分簇路由机制

      2019, 19(27):277-282.

      摘要 (541) HTML (0) PDF 1.29 M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效路由机制的设计可提高移动传感网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基于深度信任网络的移动传感网高效分簇路由机制。设计了传感器节点联系信息特征提取方法,从复杂的节点联系信息中挖掘核心特征,并依据挖掘的特征进行移动传感器节点的分簇。进而,综合考虑感知节点联系紧密度与能量状态,设计了高效的分簇路由机制,动态选取簇头节点进行簇内与簇间消息的路由。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分别提高平均投递率、平均投递时延、网络寿命性能14%、24%、23%以上。

    • >TU建筑科学
    • 最小二乘法在基坑侧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2019, 19(27):283-288.

      摘要 (570) HTML (0) PDF 2.26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干湿循环对云南红土渗透性的影响

      2019, 19(27):289-297.

      摘要 (737) HTML (0) PDF 1.89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云南红土为研究对象,以浸泡增湿12h、低温脱湿12h的干湿循环作为控制条件,考虑干湿循环次数(1~8次)和干密度(1.20、1.25、1.30、1.35g/cm3)的影响,通过变水头渗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对云南红土渗透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干湿循环作用的红土,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渗透前后红土试样的质量和含水率减小;渗透后的质量和含水率大于渗透前的相应值;渗透过程中,初始渗透时间延长,初始渗透水头差减小,渗透系数减小。相同干湿循环条件下,随干密度的增大,渗透前后红土试样的质量增大,含水率减小,初始渗透时间延长,初始渗透水头差减小,渗透系数减小。干湿循环作用引起红土试样的渗透特性变化的实质在于,干湿循环过程中,脱湿收缩、增湿膨胀、渗透迁移泥化、孔隙堵塞减小的综合作用,而干密度的大小和干湿循环时间的长短则影响了干湿循环作用的程度(脱湿程度高于增湿程度),相应地改变了干湿循环红土的渗透特性。

    • 北京地区农村住宅墙体外保温改造效益分析

      2019, 19(27):298-303.

      摘要 (567) HTML (0) PDF 1.25 M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墙体进行外保温改造是降低农村建筑供暖能耗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DeST-h软件,通过建立北京地区农村住宅典型模型,模拟了页岩多孔砖、钢筋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墙体的外墙外保温改造效果。利用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方法,计算得出了三种墙体使用膨胀聚苯板进行保温改造时的经济保温层厚度分别为60 mm、80 mm和40 mm,并对外墙保温改造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出了评价。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决策

      2019, 19(27):304-310.

      摘要 (648) HTML (0) PDF 1.29 M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设项目中建筑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采取科学的风险控制策略是降低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方法 本文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链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算,以条件概率描述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安全风险损失-控制投入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相应的算法并运用R语言编程求解.结论 实例表明,考虑风险相关性的优化模型,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配置策略,对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决策有良好推进作用.

    • 盾构近距穿越桥梁施工对地表及桥梁桩基的影响

      2019, 19(27):311-320.

      摘要 (540) HTML (0) PDF 5.38 M (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某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近距穿越桥梁桩基的复杂条件,选取桥台与桥墩基础影响最大断面,对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及桥梁桩基的变形、应力及内力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双线隧道盾构推进引起地表最大沉降位于双线隧道中间某处,大于单线隧道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地表沉降随着两条隧道间距的减小而增加。(2)右线隧道盾构施工引起B0C0桥台桩基近隧道边桩产生的最大变形与内力均发生在距桩顶13m处,最大横向挠曲变形、纵向挠曲变形分别为2.0cm、4.8cm,边桩内力致使桥台桩基超出承载能力,承台发生倾向隧道一侧的倾斜和水平面内扭转,严重影响桩基的安全;(3)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引起B7C7桥墩桩基近隧道边桩桩顶处产生最大位移,最大横向水平位移、纵向水平位移分别为2.6cm、5.2cm,右侧桥墩桩基承台产生的最大横向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纵向水平位移分别为3.2cm、3.4cm、4.6cm,承台发生倾向隧道一侧的倾斜和水平面内扭转,倾斜值为0.0018,接近规范规定的允许值,盾构施工时须引起注意。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盾构近距推进时的施工监测及施工参数调整的建议。

    • >TV水利工程
    • 近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渗漏位置危险性分析

      2019, 19(27):321-326.

      摘要 (731) HTML (0) PDF 2.64 M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整治工程影响下大清河航道水流泥沙冲淤分析

      2019, 19(27):327-336.

      摘要 (804) HTML (0) PDF 5.49 M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实测资料对大清河航道的水动力及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水流连续性方程,泥沙运动方程出发,建立了水动力泥沙二维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水沙条件下河道内水流、泥沙运动、航道选线及淤积预测进行了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工程整治后河道内流态、地形变化对航道冲淤的影响,对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大清河泥沙运动主要受径流携带的泥沙,河道地形影响,航道工程整治后仍保持上冲下淤的态势,水流归槽效应是航道主槽淤积的主要因素。

    • >U交通运输
    • 基坑底部抗拔桩对下卧隧道群竖向变形影响分析

      2019, 19(27):337-343.

      摘要 (685) HTML (0) PDF 2.91 M (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杭州市某河道开挖为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河道开挖过程中,抗拔桩对抑制下卧隧道群隆起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抗拔桩长度越长,隧道隆起越小,当桩长超过一定长度,其抑制隧道隆起的作用削弱;隧道纵向一定范围内的隆起受抗拔桩的影响,此范围外几乎无影响,且隧道埋深越大,其受影响的范围越小;基坑两侧抗拔桩对抑制隧道隆起作用较小,因此适当减小基坑两侧抗拔桩的长度,形成长短结合的抗拔桩,对于减小隧道隆起,同样效果显著,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推导非等长抗拔桩下,隧道抗浮验算公式,计算简单,便于应用。

    • 基于响应面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动车组水箱优化设计

      2019, 19(27):344-350.

      摘要 (616) HTML (0) PDF 3.52 M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获取动车组水箱最佳结构参数组合为目的,结合双向流固耦合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生成试验设计(DOE)样本点构建了动车组水箱的响应面近似模型,通过拟合优度验证了该响应面的准确性。最后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寻找水箱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Pareto最优解前沿,以此提出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动车组水箱优化方法,有效克服了水箱结构总体性能方案设计时重复性和经验依赖的缺点,可为决策者进行目标权衡提供充分依据,为其他复杂模型的设计优化问题提供设计参考及解决方案。

    • 基于改进一次二阶矩法的可靠度理论在高填方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2019, 19(27):351-357.

      摘要 (541) HTML (0) PDF 1.75 M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填方边坡的坡体不确定性使其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变的复杂,单一的安全系数验算并不能保证其稳定,综合可靠度分析可为其稳定安全提供依据。基于改进一次二阶矩法,建立了锚定板挡土墙的系统可靠度分析模型,根据锚定板的破坏模式,给出锚定板体系的功能函数,得到了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可靠度指标和失效概率。利用MATLAB软件对某高填方边坡锚定板挡土墙加固前后进行算例分析,考虑参数的变异性,分析参数在不同变异系数下对系统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和土体参数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加固前后安全系数相近但可靠度指标有很大提高;填土内摩擦角j值对可靠度的影响最显著,即敏感性最高。

    • 山岭隧道Ⅳ级围岩不同应力释放率下施作二衬规律

      2019, 19(27):358-363.

      摘要 (442) HTML (0) PDF 2.19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在建的延崇高速杏林堡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借助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采用Hoek-Brown屈服准则,对五种埋深条件下Ⅳ级围岩不同应力释放率下施作二衬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围岩特征点位移,二衬应力和围岩应力后得出结论:同一埋深条件下,围岩应力释放率对围岩位移影响不大,随着埋深加大,围岩位移和二衬应力呈倍数增长趋势;围岩释放率为70%~90%时为最佳支护二衬时机,此时初支承受荷载比二衬大,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拱脚部位岩体存在应力集中,拱腰受水平应力影响较大,并随埋深的加大二者现象越明显,需对它们加强支护。

    • 偏压隧道开挖方法和监测数据分析—以回头沟隧道为例

      2019, 19(27):364-369.

      摘要 (477) HTML (0) PDF 3.17 M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托回头沟隧道工程,采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数值分析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CRD、单侧壁导坑法四种开挖方法,结果表明单侧壁导坑法变形值最小;通过现场监测隧道地表和围岩变形情况,研究发现当地表不对称时左右两侧地表和围岩变形规律不同,深埋侧位移大于浅埋侧;当地表平坦时,左右围岩变形规律相同;监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相同,可为今后隧道开挖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 排烟挡板对站台火灾机械排烟效果影响

      2019, 19(27):370-375.

      摘要 (585) HTML (0) PDF 4.25 M (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有效解决地铁站台火灾机械排烟中的烟气吸穿问题,本文以侧向地铁站台为例,提出在排烟口底部加装排烟挡板的方法来阻止烟气层吸穿现象的发生。采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对不同工况下站台内烟气温度、排烟口流场结构、CO体积流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排烟挡板后,能够有效地限制吸穿现象的发生,提高站台机械排烟量。排烟挡板的设置对排烟效果也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挡板在距离排烟口0.35m处时,排烟口处无低温凹陷区域,排烟效果最佳;而增大排烟挡板的尺寸,也能改善机械排烟效果。

    • 对称曲率条件下导洞宽度变化对隧道的影响分析

      2019, 19(27):376-380.

      摘要 (489) HTML (0) PDF 2.60 M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特大断面公路隧道常用的开挖手段,双侧壁导坑法可以把大断面隧道划分为若干个小断面进行开挖,从而保证开挖过程围岩的稳定性。但是目前为止双侧壁导坑法导洞断面形式的设计标准还不够完善,为进一步优化其断面设计,以唐山市某隧道为依托,通过对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采用对称曲率方式设计的侧导洞进行有限元模拟,对不同宽度侧导洞的洞顶沉降、围岩核心土应力及塑性区变化和临时支护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洞宽度过大,容易引起衬砌结构内力过大,同时也不利于核心土的稳定性;导洞宽度过小,则会造成围岩应力集中程度过大,也会引起核心土上部分开挖时洞顶沉降过大而引起坍塌,此外导洞过小还会造成工作面狭窄,对施工造成不便,所以导洞宽度设计为7.2 m时较为合理。可见导洞宽度为整个断面宽度的三分之一时,将更有利于洞室稳定和施工安全。

    • 车辆防护座椅性能及缓冲吸能器性能分析

      2019, 19(27):381-386.

      摘要 (644) HTML (0) PDF 2.38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抗爆炸冲击座椅广泛应用于我国军用车辆,其缓冲吸能组件特性直接决定座椅防护性能的优劣。为使乘员损伤达到最小,针对某型军用车辆在底部爆炸环境下乘员防护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实车底部爆炸试验获取的座椅安装点冲击信号,利用座椅冲击试验台测量不同参数缓冲吸能组件载荷-位移特性,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以AEP55乘员伤害准则为目标,研究某军用车辆座椅防护性能提升方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缓冲吸能组件载荷-位移特性曲线能够显著降低乘员损伤并充分利用座椅行程。为后续座椅缓冲吸能组件设计优化提供导向。

    • >V航空、航天
    • 运载火箭级间分离能源布局优化技术

      2019, 19(27):387-390.

      摘要 (683) HTML (0) PDF 661.93 K (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级间分离能源布局设计,通过建立级间分离动力学控制方程并开展解析分析,研究了分离能源布局与箭体转动惯量、质心位置和质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取了分离能源布局的理论公式,给出了最佳布局位置。结果表明:仿真计算与理论分析一致性较好。可见,研究成果可作为分离能源布局的依据,对提高论证效率、开展分离系统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的椭圆环定位损伤概率成像

      2019, 19(27):391-396.

      摘要 (503) HTML (0) PDF 1.76 M (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因复合材料结构的各向异性特性导致导波沿各个方向的传播群波速并不相同,因此传统的采用单一波速的椭圆定位成像算法,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的定位监测具有一定的监测误差。为了提高损伤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椭圆环定位损伤概率成像算法。该方法首先获得导波在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传播波速带宽,进一步得到各监测通道的损伤散射峰值时刻,最终基于椭圆环定位损伤概率成像算法,进行损伤的定位监测。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损伤进行定位监测,将所提成像算法的监测结果与采用不同方向群波速的椭圆定位算法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单一波速的椭圆定位成像算法,所提成像算法的损伤定位误差小于6.5%。

    • 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扩展布局规划方法

      2019, 19(27):397-402.

      摘要 (573) HTML (0) PDF 1.51 M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扩展布局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运输机场布局的定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立足于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的功能定位,构建了机场扩展布局规划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并据此对各需求点权重进行量化分析,结合P-中心模型,即使得选址点距离各航空需求点的总距离最小进行选址。最后以某西部地区A1级通用机场扩展布局规划选址为算例,对上述选址模型及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江汉平原湖相沉积物有机物光谱学信息

      2019, 19(27):403-412.

      摘要 (450) HTML (0) PDF 3.78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城市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高维空间规划建模分析

      2019, 19(27):413-418.

      摘要 (497) HTML (0) PDF 1.08 M (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有方法对城市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的规划研究较少,且规划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城市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高维空间规划方法。采用矩形拟合优化方法对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图像进行处理,基于多尺度特征,对优化后的建筑群体图像进行分割。以分割后的图像为基础,将建筑群体数据转换为高维空间数据,建立建筑规划目标模型,并采用微粒群算法对目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目标模型的全局最优值,完成对城市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高维空间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建筑图像拟合误差最大不超过2.9%,拟合精度较高,且分割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目标模型最优值寻找耗时低于传统方法40%,规划效果评价结果良好。

    • 西氿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与治理对策

      2019, 19(27):419-425.

      摘要 (544) HTML (0) PDF 2.18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监测太湖流域上游备用水源地西氿流域典型次降雨的降雨历时中支流河道样品水质以及降雨强度,探讨降雨过程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监测次降雨对水体中污染物有冲刷携带增加和稀释的双重作用,前期冲刷携带占主导,主要营养盐浓度上升达到峰值,后期受稀释作用和地表可冲刷污染物量减少等因素影响,样品中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同步。西氿整体呈劣Ⅴ类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与总氮(TN)为该区域地表水体主要污染物。实地调研表明,非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养殖业和种植业,近年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可见继续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开展专项整治并着重完善监管模式对控制污染、保护备用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科学技术与工程》编辑部恭祝新岁!
亟待确认版面费归属稿件,敬请作者关注